Tuesday, December 16, 2014

星期四早上 池上阿嬤在畫畫

  星期四早上八點四十五分,寧靜的台東縣池上鄉圖書館已陸陸續續傳出人聲,「老師,這是我這禮拜在家畫的」、「老師,我把我的畫放在FB,我的孫女按讚」、「老師,今天要畫什麼?」熱絡的話語溫暖了冬日的清晨。九點一到,交談聲立刻停歇,老師發下色紙說明今天要來畫聖誕卡片,一雙雙熱切的眼睛專注著聽著老師解說、二十幾個人緊握著畫筆在紙卡上揮灑,他們是池上樂齡繪畫班的學生,九十歲以上的三位、八十歲有十位、七十歲十七位,當中最長的96歲、70歲的算小妹妹,是台東最高齡的繪畫班,也是目前台灣最高齡出畫冊、辦畫展的繪畫班。

  「為什麼是星期四早上?」我問。負責繪畫班的老師梁錦貞說:「會設定在星期四早上九點到十一點,就是考量到這個區域的老人最常就診的關山慈濟醫院在星期四早上沒有心臟科、骨科、眼科這些診別,老人家不用因為要去看醫生而不能來上課。」年邁的阿嬤們有的是自己騎機車來上課、有的散步來、也有人是搭著邱上原先生的車來。邱先生從華山基金會時期就開始照顧這些阿嬤們,連續五年接送交通不方便的阿嬤們去上繪畫課。



 81歲的陳辛妹畫著幼時焢窯的景象,炯炯有神的說:「最期待星期四的繪畫課,為了這一天會特別早起、早一點吃早餐,就是想趕快來上課,和這些朋友一起畫畫、一起分享生活。」96歲的李黃香妹,是班上的開心果,和大家展示她的畫作時都會興奮的在眼角比OK的手勢,從苗栗移民到台東的她對苗栗的景緻仍印象深刻,尤其1935年關刀山大地震的震撼感她描述的歷歷在目。她用畫筆回憶了苗栗的伯公廟和大樹,儘管在池上生活了六十幾年,最常躍上她畫紙上的仍是苗栗風光。她笑著說:「池上變好多,我以前還可以在大坡池抓魚,現在大坡池變好多。」

 
  坐在她身旁的93歲彭日妹頻頻點頭,直說以前大坡池好美,聊到現在遊客瘋的池上稻田之美,她搖搖頭說:「種田很辛苦,哪有美。」但她筆下畫的就是有牛、有雞、有田的靜謐田園風景。池上鄉公所社會課許珮榕說:「阿嬤繪畫班獨居阿嬤佔五分之一,而繪畫班就讓大家像姊妹ㄧ樣在此切磋畫技、分享生活。」


 為時兩個小時的繪畫課是不少阿嬤的生活重心,她們已經持續畫了五年,從不敢畫、不會畫,到現在畫紙一發下來,一堂課至少可以完成一幅作品,今年七月還在台東誠品故事館舉辦畫展,在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文教基金會的贊助下出版了畫冊「千歲阿嬤話畫」,大坡池的風景、田園風光、農村情趣,透過樸拙又富想像力的筆法呈現。負責出版畫冊的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盧彥芬說:「當時就是被阿嬤們單純的線條、鮮豔的色彩所感動而決定出書,而每個作品都是阿嬤對過往歲月的記憶和感情。」


 繪畫班的指導老師梁錦貞已陪伴千歲阿嬤繪畫班五年,她回憶起第一次上課時的光景,這些長年務農、持家的阿嬤從來沒有拿過畫筆,五年前在福原國小初次上課時,大家都很緊張,當時梁錦貞就準備很多不同顏色的廣告顏料、採集一些葉子,讓阿嬤們玩拓印,當阿嬤們在拓印中發現黃色染上藍色會變成綠色時,感到相當驚奇,那堂課就在色彩中開心地結束,阿嬤們捨不得的下課,下課時還牽著梁錦貞的手興奮的說:「明天我們再來畫畫!」如同小孩子。梁錦貞點燃了阿嬤們對顏色的熱情與興趣,開啟了至今五年的繪畫歷程。她笑著說:「本來班上也有幾位阿公的,但阿公們仍放不下農務!」


 有十多年學校教學經驗的梁錦貞說:「她們像孩子,但比小孩子還惜福、認真。」由於這些阿嬤多半經歷過日治時期、戰爭,大多沒機會上學或是求學被迫中斷,所以特別珍惜現在的學習時光,星期四的繪畫課一定是準時到、交待的功課一定做到好,態度非常積極,不會隨意的缺席。而彼此陪伴畫畫的時光,讓阿嬤們越來越有朝氣。其中有一位阿嬤之前因為喪夫而得憂鬱症,但透過繪畫的陪伴、揮灑,現在相當樂觀且充滿自信。今年的畫展、出書,讓池上阿嬤們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上課的氣氛也洋溢歡笑,開了多年鞋店的83歲詹桂香說:「大家一起生活、作伴,也比較開心。」



 池上樂齡繪畫班阿嬤的繪畫作品不只印成書,還製成明信片給台東大學、海外交換學生義賣,義賣的學生還會來跟阿嬤分享義賣故事。目前千歲阿嬤將結合不倒翁長青關懷協會,希望能給其他老人社團更多的關注。


 *謝謝這些阿嬤們,讓我看見銀亮發光的世界。許多阿嬤都是從新竹、苗栗移民到台東,93歲的彭日妹阿嬤是新竹人,聽到我的老家是新埔,她非常興奮,直說:「以前走著走著就到新埔。」用生澀的客語跟他們聊天,聽著他們年輕時一路苦過來的故事、聽著他們目睹池上的改變、聽著他們說大波池以前真的有條龍但後來龍走了大波池就變醜了.......,聽著聽著我想起了我的阿婆。




大坡池是許多池上阿嬤繪畫的主題,此為徐秋美的作品。(財團法人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Friday, December 05, 2014

在墨西哥讀一本書---A致X

AX  致墨西哥消逝的生命


「墨西哥?旅行?可以嗎?我在美國那麼多年都不想去。」在美國轉機時,海關誇張的表情翻著我的護照。對這個喜歡立刻下斷語的國家來說,他的鄰國是那麼近,又那麼遠。

美國認為南國鄰居很危險張狂,然而扭曲墨西哥的手往往出自於山姆大叔,行旅到San Cristobal de las Casas時,民宿的主人聊到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如何扼殺墨西哥的農業,連他們立國的生命之源玉米都變調。隨行的《AX 給獄中情人的溫柔書簡》猶如警示的鐘聲,俐落的一句:「 IMFWBGATTWTONAFTAFTAA----這些機構的縮寫箝制了語言,一如它們的行動扼殺了世界。」說明了眼前的處境。

旅行的情緒跟著43個學生失蹤乃至於發現市長竟與毒梟合謀而緊繃;AX的書簡也日益濃郁,我捨不得往下翻,擔心濃情的下場是絕望。而X回給A的短信裡,洋溢著拉美的氣魄,引用愛德華多·加萊亞諾的句子、查維茲的發言、招喚莫拉萊斯到小牢房坐坐,有如給墨西哥打暗語,字字戳中要害。

最後,墨西哥查巴達民族解放軍的領袖馬訶士真的出來了,X用馬訶士的話回信:「 唯有對權勢之人,歷史才是一條不斷上升的直線,他們的每一個今天都是顛峰。至於對低下階級而言,歷史是一項質問,想要回答它,只能藉由前瞻後顧,創造新的質問……

讀到這句話時,我正在查巴達蒙面叢林唯一對外開放的據點柵門外,等待蒙面人審核我的背景,他們審了很久,我在柵欄外的陽光下,把書讀到了最後一頁。那一天,檢察總長說43個學生全數遭到殺害,A致X的書簡則在圖像的對話中衝破了藩籬。約翰·伯格的小說如同神諭,展示了我的旅程。(本文刊登於12月的「印刻文學生活誌【地球書房】專欄)



Wednesday, November 19, 2014

台東嘉蘭村 上校的眼淚(台東嘉蘭系列2)




 嘉蘭自救的理事長蔣爭光曾當過台東高中與公東高工的教官,幾年前才從長榮大學總教官退休,從軍以來一直當到上校,而服役地點都距離家鄉台東嘉蘭不遠的地方,他對嘉蘭的關心與投入在八八風災後越來越強烈,一談到嘉蘭自救在風災後一路走來的過程,蔣爭光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作為一個軍人,他信奉著「愛國家、愛百姓」;作為虔誠的基督徒,他信仰著聖經馬太福音所揭示的「人子來不是為了受人的服事,而是為了服事人,並且獻上自己的生命,替許多人做救贖的代價。」帶領著「嘉蘭自救」一路走來,他在政府機關和部落間周旋著,爭取部落的權益,同時激勵部落朋友們一起進修、學習,早日自給自足。


  「退休後我也想過清閒的日子,但部落遭逢那麼大的變故,我怎能獨善其身,軍人信奉的愛百姓其實也是愛自己的同胞。」蔣爭光說。「嘉蘭自救」的過程中當然碰到許多外人與自己人的不諒解,但蔣爭光都一肩扛下,聽取部落老人家的意見、接納部落年輕人的創意、厚植部落青年的文化根基,在排灣族不同世代、不同階級間扮演橋樑。常回部落的阿爆佩服的說:「還好有蔣叔叔積極的作為,嘉蘭一次比一次更好,越來越有精神和向心力。」


手心向下 以振興產業自救


 八八風災讓嘉蘭村見識到天災的可怕,同時也感受到人情的溫暖,來自世界展望會、紅十字會、台灣好基金會等各界團體的救助,讓嘉蘭村一步一腳印的完成重建,蔣爭光說:「過去我們手心向上,得到很多資源,現在是我們手心向下,發展產業、幫助需要的人。」


 目前部落透過培力計畫,有木工、編織等技藝的訓練和作品創作,部落婦女組成的「芭伊工坊」則製作傳統的手工藝品、最近還成立麵包工坊。此外,自救會辦公室旁是旅遊服務中心,除了展售部落商品,也讓更多人可以認識嘉蘭。隔壁的「獵寮」則提供背包客體驗傳統的排灣住宿空間。蔣爭光表示,未來我們希望部落可以有接待家庭,讓來拜訪我們的朋友可以直接住在接待家庭,深入的認識排灣族、認識我們的文化。

 
 除了產業自立,嘉蘭自救在文化扎根上也不遺餘力,暑假有青年研習營,外地回來部落的青少年必須蒐集部落、家族的傳統故事,深入認識自己的文化。


聆聽台東嘉蘭的聲音 東排三聲代(台東嘉蘭系列3)

唱族人的歌 找回家的路


 嘉蘭部落仰望的大武山的味道是什麼味道?曾經奪得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的阿爆(排灣族名:阿仍仍)今年發行了一張排灣族語專輯「東排三聲代」,專輯裡收錄了外婆吟唱的歌聲,許多音樂人聽了表示:「外婆的聲音有大武山的味道。」


 阿爆說:「其實我並不理解大武山是什麼味道,那是長年在那裏生活的人才明白吧!但我很樂意記錄故鄉的聲音、分享嘉蘭村的一切。」阿爆在求學之前都在嘉蘭村跟著外婆生活,因為是長孫,備受外婆疼愛。儘管後來到高雄讀書、打拼,但是因著與外婆強烈的連結,她很常回嘉蘭。阿爆曾和Brandy組重唱團體,以一曲「不愛妳」打開知名度、甚至奪得金曲獎的肯定,但阿爆並未因獎走紅歌壇,由於唱片公司經營不善,沉寂將近十年。


 「這十年其實是我充實自己的時間,學會唱片的幕後製作、完成大學學業、穩定的當護士,我仍熱愛音樂,但不見得要出流行專輯。」阿爆說。2012年阿爆的外婆身體越來越不好,外婆表示想要把自己所唱的歌錄下來,燃起阿爆對於族語追尋的序曲。她和母親以及家族親友,跟著外婆一段一段的錄下排灣族的傳統古調,從溝通、錄音的過程中,阿爆對部落燃起強烈的認同感。


 製作專輯的過程中,阿爆發現外婆挑選出來的八首古調都和結婚有關,她問外婆原因。外婆說:「我有十七的孫子,未來我無法一一參加你們的婚禮,在婚禮上幫你們獻唱祝福,所以先錄起來,以後你們結婚了、放我唱的歌,就是我對你們的祝福。」


 排灣族的婚禮習俗中,習慣在婚禮的最後有一段團體舞,而部落的領唱者必須吟唱婚禮的歌曲以表祝福,婚禮才算圓滿。阿爆的外婆一直是嘉蘭村的領唱者,嫻熟各個階層的古調,她的最後一次祝福就是獻給心愛的孫子們。


 「東排灣三聲代」收錄了外婆、阿爆的媽媽、阿爆以及家族人的聲音,是跨越世代對於嘉蘭村的紀錄。外婆沒等到專輯發行就逝世了,但她為嘉蘭的孩子們留下了珍貴的禮物。阿爆說:「這些古調如果沒有傳唱下去,就沒人會了,謝謝外婆、媽媽教我這一切。」專輯裡的古謠「放輕鬆」即吟唱出一代又一代的傳承:(譯詞)唱的時候要像風一樣的柔和小鳥那樣的清亮輕鬆自在,你學會了以後要教你的弟弟妹妹,以後我們可以常常一起唱。


走訪洛神花的故鄉 台東金峰嘉蘭村(台東嘉蘭系列1)



台東金鋒嘉蘭自救 走出悲情找回部落的力量


  入秋的台東縣金峰鄉已結滿紅豔的洛神花,豐收的氣息瀰漫在部落間。「八八風災至今五年了,我們慢慢完成家園重建、開始發展產業,希望能恢復嘉蘭村以往青山綠水好風光的樣貌。」嘉蘭災難自救暨文化經濟產業促進會理事長蔣爭光說。
 

 金峰鄉是以排灣族為主的聚落,近年被稱為洛神花的故鄉,位於台東縣西南方,北臨卑南鄉,東鄰太麻里鄉,西邊接壤屏東縣霧台鄉、瑪家鄉、來義鄉,南方則和達仁鄉相鄰。原本靜謐的聚落,因為莫拉克風災而讓金峰風雲變色,尤其鄉公所所在的嘉蘭村遭受重創,房屋全毀的有60戶、半毀的有6戶。理事長蔣爭光在《中國時報》和正聲廣播電台合作「新故鄉動員令」節目中回想起風災那天仍心有餘悸,他說:「我的房子被掏空,沒看過那麼大的水,以前太麻里溪是我們玩水抓蝦的地方,現在則成了混濁的惡水。」


排灣族的新故鄉 嘉蘭村


 主持人中國時報執行副總編輯張瑞昌在節目中分享對嘉蘭村的印象來自於胡德夫的歌聲「大武山美麗的媽媽」、「牛背上的小孩」、「最遙遠的距離」,歌曲中對土地的深情帶動人對嘉蘭的想像。蔣爭光說:「其實嘉蘭是排灣族的新故鄉,我們是從知本溪南岸移民過來的支派,在這個被老人家喚為霧的故鄉的地方建立新家園。」


 嘉蘭的部落移民史可追溯到昭和27年的日本理番政策,當時把世代居於大武山、知本溪中上游的排灣族移至現在河口一帶,以方便管理。國民政府來台後,也進行另一波理番,民國5058年間將部分魯凱族遷至目前嘉蘭村所在的位置,蔣爭光說:「我們是新的聚落,在嘉蘭村建立家園,也是台東少見排灣族部落裡有魯凱族一起生活的地方。」


八八風災重創 嘉蘭自救啟動


 在太麻里溪畔的嘉蘭部落栽植小米、紅藜、花生、樹豆、芋頭等農作過著簡樸的生活,但是老一輩的長輩都知道這個新故鄉其實以前是水流過的區域,蔣爭光說:「老人家一直說凡水走過的地方,它會再來走過,八八風災的洪水就應證了這句話。」


 風災當天由於部落緊急應變,嘉蘭村沒有人傷亡,但是家園已殘破,風災後第三天就成立自救會,整合資源一起重建。在重建的過程中,遷村的議題也讓部落陷入討論,蔣爭光表示:「年輕人多半認為遷村沒什麼不好,但老人家多半希望能留在部落,族人對土地的感情很深厚。」最後以「離災不離村」為最大共識,於是在地重建,讓文化、土地、人情的血脈不至於斷裂。


嘉蘭自救 申請國賠監督政府


  莫拉克固然是天災,但是災後蔣爭光和部落的夥伴在重建家園的過程中,赫然發現部落旁的原始林因為林務局的造林計畫而砍伐原本的林相,變成單一且小株的森林,部落居民不得不懷疑起嘉蘭淹大水是否跟林地破壞而造成土壤含水不佳有關。而從2005 年海棠颱風時嘉蘭部落遭逢水患,到莫拉克風災對嘉蘭重重一擊,這四年間,政府在治水上毫無作為,蔣爭光說:「伐林與治水無方讓我們的家園對於風災沒有抵抗能力,我們申請國賠是希望政府能為這些不良建設負責。」嘉蘭自救索賠的對象包括:台東縣政府、經濟部水利署、農委會林務局、原民會等。


  蔣爭光不諱言在國賠案審理的過程中,有人不解的說:「你們已經收到了那麼多善款和幫助,為何還要國家賠償?」但嘉蘭自救的初衷是希望政府透過人民、部落的國賠壓力而能記取教訓。蔣爭光說:「申請國賠是我們的權益,我們告訴族人要監督政府,未來要注重施工的安全,千萬不能便宜行事。」


 電台訪問的最後,蔣爭光唱起傳唱三十多年的歌謠「嘉蘭情歌」:白雲蒼蒼走進了嘉蘭的小村莊,青山綠水好風光……,他有感而發的說:「嘉蘭自救的願望真的很簡單,就是恢復歌詞中所唱的青山綠水好風光。」


Tuesday, October 21, 2014

台北酒途@興華酒藏


關於11/12將在台北巷弄「興華酒藏」舉辦的超小型秋日品飲酒途分享會,還剩最後名額。有興趣的朋友趕緊報名:
極南1+酒途的告白1+德語區的酒+酒途分享=699
時間:11/12 晚上七點到八點半
地點: 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25234
有興趣者請email: huangliju@gmail.com

興華是我近期很喜歡去喝一杯的地方,尤其去喝一杯下午酒。感謝長年在台北巷弄穿梭覓尋好滋味的好友Orson發現這一方基地,推開這扇門就立刻轉換到不同的時空。以下是我曾經幫時報周刊寫「下午喝一杯」,關於興華酒藏的小小介紹。


 午後的時光,除了咖啡與甜點,有時候想有點慵懶的心情,鬆綁緊繃的靈魂,尤其在美好的秋陽下,更適合小酌一杯,用身體感受遠方陽光所淬煉出的葡萄酒風味。或許有人會不以為然的認為,天還沒黑就喝酒,是不是有點太不道德。但當我們穿梭在法國、義大利街頭,看著在地人隨性地在街頭曬著太陽、品著紅酒,除了神往還是神往。何不把這種神往也在台灣實踐,趁著美好的午後或是獨酌,或是和好友共飲,悠然的午後微醺時光,讓心情有新的轉換。

 近期台北巷弄裡有一些酒窖改變了經營型態,他們除了賣酒,還多了品酒的吧台和空間,營造特定酒區的生活氣氛,讓人不只喝到了酒,也感受異國情調。他們多半在辦公區聚集的巷弄裡,靜靜的以酒軟化上班族的殺氣。吃完午餐,不妨和三五好友喝一杯,在短暫的喘息空間裡,讓思緒和味蕾揮發到遠方。重回辦公桌,用不同的視野、心情面對現實世界。

 如果下午茶是讓一天有個甜蜜的轉折,下午酒則讓這一天有了飛翔的機會。異國風味無須遠求,穿梭台北巷弄,可以從德國酒區就著秋光散步到葡萄牙酒區,再迎著向晚夕陽的餘光漫步至加州納帕酒區,敦化南路、建國北路、忠孝東路有如機場的指標,下午喝一杯,心旅行到遠方。


德式品味 興華酒藏

 德語區的酒向來是台灣的小眾市場,然而今年開幕的「興華酒藏」大膽的以德語區的酒為主要訴求,店長Jane說:「我們是台灣目前德語區酒最齊全的專賣店,囊括了德國、奧地利、瑞士的酒,呈現多元的德語區酒藏風味。」提到德國酒,多半人都會想到Riesling,興華酒藏就有品項多樣的Riesling,尤其萊茵高的Domdechant Werner酒莊晚摘的RieslingJane的最愛。她表示,此款白酒果香豐富、酒體細緻優雅、口感輕盈,是很經典的德國酒款,下午品嘗格外能感受燦爛的色澤。

 堅持德式的優雅風格,興華的整體空間有如把人帶入德國酒館,下午坐在窗明几淨的吧台區可以看到窗外綠色植物的光影流動,而具隱密性的品酒桌,則是和三五好友下午放空喝一杯的好角落。不同於一般酒窖單杯酒只是單純的從鮮飲機按出一杯佳釀,興華的單杯酒還會佐下酒的起司和核果。比方喝著氣泡酒,搭著Mimolette Cheese,細緻的氣泡和濃郁的乳酪達成巧妙的平衡。喝著奧地利紅酒,搭配帶有辣味的Cheese,濃郁的香氣在口中綻放,有如秋日暖陽。

 下午在興華喝一杯,不只品到德式優雅,店內使用的器皿亦讓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細緻的奧地利水晶杯、特別訂做的橄欖木乳酪盤、貼心的日曆式酒廠酒單設計,在在彰顯得是對生活的講究。
 




*****飲酒過量 有礙身心*****







Thursday, October 16, 2014

如果你要搭地中海郵輪幻想曲號(MSC Fantasia)





自從幾年前搭過一次Costa Victoria的地中海航線後,我就很清楚這種旅行模式並不適合喜歡自由自在、隨意亂晃、或是想要深入在一個地方深到不可自拔的旅行者。明確的靠岸、離岸時間,讓每一天的旅程都有清楚的結束點。短則在希臘的Corfu島停五個小時、長則在聖托里尼停個八小時。對於曾經在聖托里尼鬼混一週的我來說,只停八小時根本一點意義都沒有……。過去的我對於這種蜻蜓點水的旅行方式不敢苟同,很簡單:我不是郵輪的目標客。


人生很奇妙,你越抵制的事情,他就會再你身上在發生一次。九月,帶著長輩們搭了地中海郵輪MSC的幻想曲號(FANTASIA),這個計畫是今年年初就已經決定。當時會決定當郵輪無非是:郵輪應該是家族旅行最省事的旅行方式,不用找餐廳、不用找旅館、不用托行李、不用想行程。這些對自助旅行者來說充滿無限樂趣與焦慮的細鎖事宜,一旦變成要帶長輩出門,就希望能越簡單越好。郵輪成了當下最適宜的選擇。當時還覺得這樣旅行過於簡單,還排了幾天的克羅埃西亞自駕之旅,好讓旅程看起來有點「難」度。


為什麼選擇MSC的地中海行程?搭過Costa後,我就不想搭Costa了,而且去年他們連番上演觸礁事件,讓人很不安。至於其他中價位的郵輪,停靠的時間不是太怪異,就是路線我不甚滿意(通常很新的船都會走有點無趣的景點,還會有一至兩天在海上航行,完全沒有下船的機會)。至於價格貴兩倍比較高貴的船,我家長輩信奉勤儉持家,覺得看風景比在船上享受設施重要(比如:搭Celebrity看的聖托里尼和搭MSC看的聖托里尼並不會不一樣,不過下船過程可能會不同,或許在豔陽下高檔的船還會遞上冰毛巾),所以完全就不考慮。以下是搭船心得:

1.      酒水:郵輪的空間很適合演「醉後大丈夫」之類的戲碼,把自己賴在游泳池旁,一直喝一直喝亦是理想的度假方式。我記得船上推的酒水套裝有一種是一天大概台幣1000元,可任你喝。也就是全程花8000(八天),就可以喝大部分船上的酒精性飲料。除非你已經打算以買醉當旅行的目的,酒量中等且想正常下船參觀景點的人,其實點單杯酒、或雞尾酒,一天三杯大概還可以千元有找。

當然,也可以在下去旅行時買一些飲料上船喝,各憑本事。(不過船公司在登船前就會昭告大家:不准帶酒上船,若買酒他們會代為保管直到下船還你。因為上船都會有安檢和掃描,會不會被發現,看個人運氣)

2.咖啡:義大利籍的船,卻沒有免費提供好咖啡,這一點讓人生氣。船上有免費的咖啡,但味道普通,不是原豆研磨的咖啡機。要喝espresso、卡布奇諾等,要另外付費。或是花二十幾歐買咖啡券,可以喝二十幾杯。我們當然沒有買咖啡券,都是下船時,找個咖啡館好好喝一杯。


3.餐廳:餐廳有很多間。最常去的是14樓的buffet餐廳,因為要去吃早餐。但上千個人擠在buffet餐廳的場景會讓人覺得煩躁。我後來甚至只是在五樓或六樓的咖啡館拿個牛角麵包裹腹,就是不想看到那麼多人找食物的樣子。不過那個餐廳全天候有多樣的水果,是可喜之處。此外,還有提供熱開水、冰塊、飲用水,我們可以利用這三種東西變化出自己要喝的東西。(據說住比較高級的房間有自己專屬的buffet餐廳,就不用跟上千人擠了)

郵輪當然很愛說自己的正式餐廳多厲害,不過用餐時間冗長、再加上不想用外文溝通,長輩有時候還是喜歡到buffet餐廳享受自由自在的氣氛。


4.岸上觀光:我們只參加一個Bari去看蘑菇村Alberobello的行程,拉車路程中,導遊的解說有英文和義大利文,對於只懂中文的人來說,這些解說都很傷耳,我還要再語言縫隙中翻譯,整體來說,參團並不愉快。

由於我們是八個人,衡量參加船公司的岸上行程每人往往要花2000-3000元,八個人加總,費用驚人。當時就閃過:如果自己包車搞不好比較划算。事實證明,真的划算很多。我是聯繫希臘的Spiros公司,雅典和Katakolon的奧林匹亞岸上行程,都交給他們處理。我們一下船,就看到高級的賓士VAN在碼頭等候,一路只有自己人,可以照大家的速度、喜好慢慢看東西、吃東西,而且他們派的司機兼導遊解說的非常好,這幾趟的包車之旅,都讓長輩們很開心。雅典一天350歐元、katakolon一天220歐元,費用遠低於我們一行人去參團的費用。Spiros的網站:http://www.athenstaxi.net/


對於不參加船公司旅行團的人,船公司也會提供接駁車往來市中心的服務。心得是:船公司賣的東西真的貴很多。比方從碼頭到Dubrovnik的接駁車每人來回是12.9歐元。但一下船,就看到碼頭的牆上寫著到市區的計程車一車10歐元,也就是四個人花10歐元就可以到市區,平均每人來回5歐就可以搞定交通。不過如果你是兩人前往、或是一人前往,就沒有這種多人的包車優勢了。

5.船上活動:MSC是氣氛輕鬆的船,而且家庭旅行者很多,和一般想的銀髮船不太一樣。船上活動很多,也算有趣。游泳池畔幾乎每天都有舞蹈、伸展之類的教學。活動雖多,但由於主要的語言是義大利文和英文,因為語言障礙長輩多半不會自己去參加,要帶著去玩才能感受在船上生活的樂趣。

每天晚上都有大型的表演,算是吃完飯大家會一起去進行的活動。依然是因為語言障礙,不說話的節目比較得到長輩青睞。


6.賭場:完全看個人手氣,無法評論。只是越到航行的倒數幾天,賭場的煙味已經從賭場瀰漫到其他公共空間了。


7.電梯:上千人住在這艘船上,搭電梯是考驗耐心的一環。我目睹三次有旅人對著電梯遲遲不動的數字飆髒話。


8.攝影服務:船上的攝影師很愛把人拉到華麗的樓梯旁拍照,洗出的照片就會陳列在攝影服務區,那一區是大家閒來沒事會去逛的區塊。就算他拍的好,一張照片要賣超過台幣400元,實在無法接受。另外,和船長合照只能船上攝影師拍,不能自己用自己的相機拍,我們也覺得匪夷所思。我很好奇,上萬張沒人買的照片最後是怎麼被「處理」掉?昂貴的照片費是不是也囊括了「垃圾處理費」。
我個人覺得是很不環保的「服務」。


我第一次搭郵輪是出差,同行者是同業,當時找不出什麼搭郵輪的樂趣。這次跟家人同行,不得不認同,郵輪的模式是適合家族或好友旅遊的,他絕對不是勇闖天涯或是深度之旅,但就是給一段時間空間讓大家(好好的)在一起(尤其這艘船沒提供免費的wifi,無法跟網路在一起)。終有一天會到這個階段,到哪裡已經不重要了,就跟幾個好朋友、家人好好吃吃飯、好好聊個天、講講別人的八卦、或是大白話的演著內心戲。



Thursday, October 09, 2014

照著做就ok的麵包書

我買過很多烘焙書,但真正跟著書做的出來的沒幾本,不是材料難尋,就是步驟不知所云(買得當下圖的是拍得好美、編得好有味道)我的烤箱就是家用一台兩千出頭的上豪牌,所以那些需要很厲害烤箱才做得出來的東西,我也無法做。

微涼的秋天是適合做麵包、養酵母的,因為日前照著黃惠玲的新書「食之真味」,而養了一盆天然酵母小黃,所以就照著書上的步驟做出了乾果麵包、拖鞋麵包、布里歐許麵包,這三款是不同質地的麵包,但跟著書上的步驟,真的做得出來。

簡單的麵粉、水、酵母加上時間和適當地溫度,就可以成就好麵包,無須添加任何化學東西。當焦慮的時候,做麵包是最好的安慰。







Sunday, October 05, 2014

秋日新書特賣過好冬



【換季 清倉 極南X酒途的告白 走向年終】

調完最後一杯mojito,夏天結束了。

「酒途的告白」出書滿百日,庫存還很多。
之前出版的「極南」也有庫存。
作者終究要自己的書自己賣。
換季特賣方案有2

1.冷靜與熱情秋日暢飲組---極南1冊+酒途的告白1冊 一套含運費499元。
 (原價320+380=700,而且沒有含運費。購買十套以上另有優惠)

2.秋夜小型品飲分享會
極南1冊+酒途的告白1冊+一杯多瑙河流域的酒=699元
時間:11/12 晚上七點到八點半
地點: 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252巷34號
(很小型,所以人數有限,以回覆的順序為主。若反應熱烈,沒報上這場的之後還會再找有趣的酒館舉辦)
有興趣者請email: huangliju@gmail.com,再告知付款與郵寄方式。

書介:
酒途的告白: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41472

Tuesday, September 23, 2014

到威尼斯住希爾頓的理由(家族旅行記事)


我不是五星級旅館的信奉者,可是當要帶著一大群家人出門自助旅行,旅館的選擇已非自己任性的覺得舒服、安全、划算就好,考量的因素會變成:有沒有電梯、離大眾交通工具會不會過於遙遠、會不會很難找……,地標顯著、容易抵達、房間標準化的五星級旅館就在這些條件權衡之下,成了比較讓人放心的旅店。

其實本來也沒有打算要住希爾頓(HILTON MOLINO STUCKY VENICE),因為威尼斯旅館昂貴,根本就不敢奢望五星飯店。尤其在我訂到一間在Piazzale Roma廣場旁一晚將近200歐元(台幣8000)的三星旅館後,就放棄要帶家人住高級旅店的想法,在貴的不可思議的威尼斯,花錢已經心痛到沒有感覺。之前會決定住在Piazzale Roma,是因為離該旅店步行五分鐘就可以搭People Mover電聯車到郵輪碼頭,對拉著行李的旅人來說,沒有拖行李要過橋走樓梯的困擾。

「帶爸媽來威尼斯要慎選旅館啊!威尼斯有四百多座橋、車子無法抵達,旅館沒挑好,你們會扛行李扛到崩潰,每一座橋變成奈何橋。」威尼斯的朋友威脅著。為了避免團員平均年齡超過65歲,還要搬著笨重行李走樓梯、過小橋、穿人群,巴士或計程車可以停靠的Piazzale Roma一帶成了我的首選。

然而,有一天不小心點到希爾頓(http://www3.hilton.com/)的網頁,發現房價大特惠,兩人房一晚約180歐元,在威尼斯的五星旅館有這種價格有點不可思議。特惠的期間很短,很幸運的我們搶到了房間(沒過幾天,網站的價格又調到500900歐元一晚)。會改去住希爾頓不只是因為更划算,而是因為對搭郵輪的人或是不想拖行李、搬行李到翻臉的人來說,他無疑是理想的選擇。雖然希爾頓位在威尼斯的離島Giudecca,可是該島與威尼斯本島相對,過個水道,五分鐘就到本島,而且飯店還提供免費的交通船接駁,讓房客可以輕鬆的到聖馬可廣場和Zattere一帶優游。免費的交通船幫我們省下了巨額的威尼斯水上公車價格(威尼斯水上巴士ACTV,單趟7歐元,約台幣280元)。此外,飯店前的碼頭也有交通船到郵輪碼頭,一趟船就可抵達,免去行李搬動的困擾。置身於水都,希爾頓周邊的水運系統其實是方便,且價格划算。

之前造訪威尼斯都沒到過Giudecca島,雖然知道他是觀看聖馬可廣場大景的最佳角落,但威尼斯太美了,當時沒有太多時間再奔赴其他島嶼。這次住在上頭,反而非常喜歡,尤其在帶著爸爸媽媽擠進聖馬可廣場的人海中後,回到相對安靜的Giudecca,反倒覺得舒服。威尼斯希爾頓旅館的前身是Stucky家族的麵粉廠房,是威尼斯地區主要的麵粉、義大利麵的製造工廠,從工廠變身旅店,再加上周邊修船的工廠、小型倉庫,讓Giudecca有著不同的情調。我很喜歡Giudecca的後巷,裏頭的老房子裡有幾家藝術家的手作工作室,進去逛逛、和藝術家聊天還蠻有意思的,而且價格比威尼斯本島實惠很多。

Giudecca島上的餐廳也比威尼斯本島親民,尤其在花神咖啡一杯6歐元的espresso驚嚇後(結帳時還發現要多付5歐元當作聽音樂的費用),Giudecca的物價比較不會讓人嚇破膽。入夜有一家小酒館Ostaria ae Botti,可以品味單杯酒(一杯約4歐左右)和像tapas的小點,氣氛極佳。當然也可以買La Focapizza坐在運河旁的長凳上賞景野餐,情境宜人。
第二天清晨起來,打開房間面對運河的兩扇窗,繁忙的威尼斯水運聲音傳入房間,交通船、加油船、可容納四千多人的郵輪,一一穿過眼簾。父親說:「住在這樣的房間,看著來來往往的船、泡杯茶,就很威尼斯了。」舒服的在房間發呆、看風景,之前住了多晚民宿,媽媽趁著五星級旅店有寬闊浴室的空間放鬆的泡了一個澡。在這樣的旅館裡,每個人都有完整的休息。

來威尼斯第三回,這一次是第一回沒有在彎曲的巷弄裡走到天荒地老、沒有被充滿魅惑的小巷子迷惑而在水都迷路。陪著父母長輩換一個角度、速度看威尼斯,水都的面貌也不竟相同。
*推薦網站:非常實用的威尼斯教戰手冊http://europeforvisitors.com/venice/

*希爾頓的官方網站常常有不同的特惠包裝,有時候價格比一般的訂房網便宜。


^飯店的前身是麵粉磨坊,為重要的麵粉工廠 


 ︿飯店的頂樓可以欣賞威尼斯的風景

 ︿飯店頂樓的好視野

 ︿飯店頂樓的游泳池畔和酒吧

︿連續住了多天民宿,看到五星級酒店的早餐排場還是會很興奮 

︿Giudecca島比本島多了更多閒情 

︿Giudecca 可以體驗更多常民的威尼斯時光

 ︿飯店旁的平價小酒館

 ︿希爾頓的免費接駁船可抵達主要的觀光點


 ︿房間一景



Sunday, September 21, 2014

重現雅典的味道

九月匆匆再走一次雅典,20年內能以旅人的身分造訪三回,真的有點不可思議。當我看到希臘羅馬遺址以及一根根的柱頭,有回到家的安定感。一個城市能有超過2500年的歷史,讓造訪的人不得不去思考關於生命之流的問題。

這回沒有太多時間在古蹟發呆,但還是帶著婆婆媽媽們去了市場。十年前的我,對市場是無感的,這一次去,不但在裏頭的小酒館吃了午餐,還在旁邊的攤子買了無花果、椰棗、杏桃等乾貨。當然沒錯過新鮮的無花果,無花果的季節已經到了尾聲,新鮮的無花果吃起來清新、讓人回味無窮。我向來不是很喜歡果乾、蜜餞,但為了延續希臘之味還是買了一些回家。況且常用的麵包食譜「天然麵包百分百」裏頭有很多麵包的食材都會用到果乾,所以也想買一些回去動手做看看。

在風雨不大的颱風天,照著Kric Kayser食譜的做法做了無花果麵包和椰棗麵包,因為我酷愛核桃,所以也放入些核桃增加口感。烤麵包的時候,無花果的味道竄了出來,香氣把我帶回了雅典的中央市場,大塊吃肉、大口吃魚、大杯喝酒的暢快,是拘謹的餐廳比不上的。

本來擔心天氣太熱會影響液體酵種的製作,謝謝大尾巴羊分享了熱天製作酵種的撇步,這兩回做麵包,發酵都發的很成功。原本擔心椰棗會過於甜膩,沒想到把它拿來做麵包,膩味不見,反而讓麵包有天然的清甜。

^無花果麵包 

^切碎的無花果乾 

沒加一滴油的椰棗核桃麵包,很適合配cheese

Tuesday, August 19, 2014

甜美又心酸的龍眼@南投中寮



中元節後的中寮,小徑上傳來陣陣烘龍眼的香氣,開車舉目所及,樹上掛著一串串的龍眼,結實纍纍的樣子非常誘人,如同養蜂人小蜜蜂說的:「坐在發財車後面,只要穿過龍眼林都會情不自禁的伸手拔幾顆下來吃。」豐盛的踏實感是讓人心安的景致,行旅到中寮就像進入花果山,靠著不同物產都能裹腹。

但旅人到底是過客、心態過於浪漫。我們眼中的豐收景致,卻讓龍眼戶很心慌,直嘆:「今年產量太大,價格會很賤。」產地價一斤10元的龍眼,價格低廉,但工序一點都不簡單。每到此時,在龍眼林都會看到一個一個不安全的簡單扶梯,七八十歲的老人家爬著扶梯到樹梢採著沒辦法賣多少錢的龍眼,老阿嬤說:「雖然摘了賣不了多少錢,可是不摘浪費。」因為不想浪費,白髮蒼蒼的老人家紛紛在立秋過後爬上了樹,採著看來肥美實則心酸的龍眼。小蜜蜂憂心的說:「每到龍眼採收期,都會聽到救護車的聲音,幾乎每天都有老人家從樹上或梯子上摔下來。」這就是中寮龍眼甜蜜的真相。

龍眼不耐放,所以要烘成龍眼乾才能拉長賞味期、增加價值。烘龍眼也是純手工、不眠不休的工作,從小到大見識到中寮演變的廣福國小校者田志順說:「我們的產業都是靠手工、靠人力,且龍眼、柳丁都是一年一收,然而中寮鄉人口老化嚴重,每年出生約二十多人,但去世的卻有兩百多人,在這裡看到人口快速地老化。」

很多人對中寮的印象就是此地是九二一的重災區,然後就沒想法。殊不知這裡有很好的蜂蜜、優質的龍眼、香甜的柳丁、具口感和香氣的香蕉,在地青年小蜜蜂滿足的說:「中寮大多數的日子風和日麗,真的很適合養老,而且物產豐隆。」短短的走訪,的確感受到物產豐隆、風和日麗,但總覺得少了甚麼,應該是流失許久的青春活力,相較之下,堅持在中寮養蜂的青年小蜜蜂,就如同村子裡的小太陽。

田校長感嘆的說:「我們就是不山不市,不算偏遠山區、沒有原住民聚落,離南投市僅15分鐘車程,但是卻不是城市。卡在中間的中寮,既沒政府偏遠地區制度的保障,也沒有市區的便利,反而是邊緣的邊緣。」在教育界已經服務26年的田志順,六年前回到故鄉廣福國小服務,儘管二十幾年來待過不同學校,但他堅持天天回中寮的家,甚至曾經在山區信義鄉當校長,他也每天開車往返兩小時通勤。他無奈地說:「就是南投走透透、還跑到信義鄉,才發現自己的故鄉中寮的資源是那麼少,沒什麼關注,大家對中寮的印象就是災區。」

 不忍看著故鄉沉寂下去,田志順更加堅定地認為教育是改變故鄉命運的方式,於是和校內十一名老師,一起扛起照顧34個學生的重責大任。田志順說:「這些孩子七成是隔代教養,我們其實要負起當他們爸媽的責任,所以學校申請了很多補助,讓孩子們放學後可以在學校學才藝、也有課後輔導、寒暑假也可以學音樂、美術,整個學校其實就是大家庭。」多年的栽培下來,廣福國小的學生在南投縣很多競賽上奪得大獎、成績亮眼。田志順指出,我們就是想要給孩子自信,讓他們在健全的地方成長。

  無奈的是,多數優秀的孩子小學畢業後,就離開中寮了,有的短暫離開,多數會離開很久、甚至不會回來,校長感傷的說:「至少這六年他們是得到完善照顧的,這樣的求學經驗是獨特的。日後他們回想起來、或是看到龍眼,會想起在這裡的美好日子,或許某些觸動,會讓他們想回來幫故鄉做些甚麼。」





︿中寮甫創立的品牌「中寮香」正在實驗把中寮優質龍眼蜜來作成香皂。

Wednesday, August 06, 2014

給J羅的信:唯一的風險是不想離開

Dear James,

 最終21,一路表現亮眼踢進六顆球的你,無緣帶領著球隊進入八強,你落淚了,和David Luiz兩人赤裸著上半身,相擁而泣。我也莫名的流下淚。這一路跟著你過關斬將,靈巧的踢過希臘、遊走象牙海岸、橫掃日本、擊潰烏拉圭,最終,在巴西的腳下失足。你的淚水是黏的,串起了全世界對你的關注,眼神無法再離開那身黃色球衣,這情緒如同你們觀光局的宣傳標語:哥倫比亞,唯一的風險就是不想離開。(Colombia, the only risk is wanting to stay

  我不知道你的淚水是不是源自於老是喜歡下雨的安地斯山系旁的國度,就像我在波哥大喝著咖啡調酒時,突來的滂沱大雨沒讓老闆不安,他反倒幽幽地說:「波哥大有一個破碎的天空,天空隨時會裂開,總在你想不到的時候下著雨。」離開波哥大的夜晚是雨夜,攤在計程車上,滑過走了好幾次的老城區La Candelaria,大廣場在左邊、馬奎斯文化中心在右邊、Botero的藝廊在後方,車速慢慢的在兩千多公尺高的城市爬上爬下,城市的樣貌在臨別時重組。初來乍到時的膽怯、不安、毒梟的傳聞,在旅途的最終都成了城市裡稀疏的燈火,黃光綠光藍光印在沾滿雨水的車窗玻璃上,交錯成迷茫的萬花筒。

 電台正放送著小天王Maluma的冠軍單曲Pasarla Bien(美好的時刻),不諳英語的司機看我撇著頭望著窗外,問我:「OK?」我笑了笑說:「沒事,看風景。」在停紅燈的短暫片刻,他拆下了前座座椅的靠頭枕,用眼神與表情示意:這樣視野比較好。在城市公路的高點,彎曲轉折彎曲轉折,眼前的燈火一層又一層,就如同我剛抵達時一路攀爬到市區一般,只是當時迷惘、不確定、甚至擔心無聊。然而,回程這一路,他像知道我的心思般,開得很慢很慢,思緒跟著燈海閃爍,parque el Tunal暖陽下的小丑表演、自願陪我走過半個城區的男孩、泡在熱巧克力裡的起司早餐SantaferenoBotero畫裡胖的慾望流出畫框的女人、玻利維亞廣場上的氣球人、旅館前方每天早上八點準時開挖的電鑽聲響,全部溶在Maluma的音樂、也溶在告別的雨夜裡,一切變得很黏人。

  機場到了,司機貼心的遞給我面紙,用眼神問我還好嗎?這多雨的城市讓人的眼眶不由得的積水。他貼心的幫我提行李,靦腆的掏出一張名片給我,吞吞吐吐的說:「Next time…」然後就靦腆的笑了起來。我點點頭、揮揮手,進入機場時把名片折了一個痕,再次攤開:James 3118141135

 現在大家都叫你J羅,但我還是喜歡稱你James,這是濕黏雨夜裡的暗號。

(本文刊登於八月號的印刻文學生活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