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31, 2009

新年DIY

每年過年家裡都會出現幾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發糕,自從去年奶奶過世後,這些過去看來讓人頭皮發麻的過年道具也跟著奶奶一起升天了。今年家裡的冰箱只儲存了新埔好吃的蘿蔔糕,其他糕類都消失了。

過年還是要「發」一下,就和媽媽做起無油免烤的黑糖糕,材料和道具都很簡單。因為是自己做得,所以很好吃。
黑糖糕的製作方法
材料:
地瓜粉300
高筋麵粉600
沖繩黑糖粉300
6
發粿粉1/2
枸杞、南瓜子50
葡萄乾30
白芝麻些許
*可做成兩盤A4紙大小、三公分高度的黑糖糕
作法:
1.1杯水把黑糖煮溶,再把其餘5杯倒進去待涼。
2.麵粉、地瓜粉慢慢倒進涼的黑糖水中、邊倒邊攪拌,一直
攪拌到沒粉粒為止。
3.先把蒸鍋的水煮滾備蒸。
4.把發粿粉倒入2的粉漿中,要快速攪拌。
5.將麵糊倒入蒸盤,麵糊上灑上枸杞、南瓜子、葡萄乾
6.中火蒸25分鐘,用筷子插入黑糖糕不沾黏即可。
7起鍋後再灑滿白芝麻,待涼切塊。
注意:發粿粉倒入麵糊攪拌後要立刻去蒸煮,放太久黑糖糕不會發。由於我家沒蒸籠,用炒菜鍋當蒸鍋蒸,所以將麵糊分兩半,分兩次蒸,發粿粉都是在蒸煮前才倒進去。

Friday, January 23, 2009

爬5000階到馬丘比丘


我也是衝著馬丘比丘的盛名而去祕魯旅行。在2008年與2009年交接的時刻,我選擇「走」上馬丘比丘,從印加古道走四天三夜上馬丘比丘是出發前唯一確定的行程,至於其他行程諸如去哪裡、做什麼、住哪裡都抱著到時候再說的心態。

很倉促的飛去祕魯、沒有太多的心理與生理準備,只帶著一包預防高山症的藥diamox。在台灣的時候,曾想過要不要稍微做體訓,不過因為自己的懶惰、以及出發前不斷湧來的事情,所以也沒做。去祕魯前的一個禮拜,沒心理準備的跟幾個朋友去四稜溫泉,從北橫公路旁陡上陡下、氣喘吁吁,帶我去的劉大哥說:「筋骨拉開,下禮拜你去健行應該沒問題啦!」

整體來說,印加古道比四稜溫泉好走,只是要走得路長了點,總共49.5公里,山徑在3000~4000公尺的高度盤旋,總共有5000多個石階,最高的地方是4200公尺,只要能克服高山反應,慢慢走一定可以走完。

以上文字說起來輕鬆、想起來可執行,但真正走起來,還是有許多意志力的考驗與內心的掙扎。在喘息之間,不免會問自己:何必自討苦吃走上來。

一般旅人前進馬丘比丘多選擇從庫斯科搭火車,再轉搭觀光巴士上山,整趟行程一天就可以解決。但一想到以往的印加人可是走著山徑到馬丘比丘,就讓我對步行上山充滿了神往。來不及參與過去的印加神采,至少也可以用身體體會他們曾走過的路徑。

走去馬丘比丘的想法其實是上一個世紀就有的念頭,當我走完尼泊爾安那普納兩個禮拜的山徑後,對於長天數的健行非常著迷,當時就很想飛到地球另一端的祕魯,一路走去馬丘比丘。不過興頭被狠狠潑了冷水,那時候認識一個攝影師,他說,他在1990背著攝影包爬印加古道時被持槍搶劫……。嚇得我把去祕魯的念頭沉進腦海最深處。

這幾年,聽聞幾個朋友去祕魯,鮮少聽到「很危險」、「很恐怖」的字眼,再加上妹妹在南美洲工作,去祕魯的念頭又開始萌芽,斷斷續續研究印加古道,發現這條古道在旅遊情境上其實有很大個轉變。祕魯政府為了保存世界遺產、也為了維護印加古道的旅遊品質,這幾年已經規定觀光客不行自行上山,一定要透過當地旅行社的安排,每天只能有五百人走古道、每年二月則是整個山徑淨空的時間,觀光客不能前往健行。

這樣的規定大幅降低旅人在印加古道走失的機率,不過「透過旅行社」的安排也大幅提高印加古道健行的成本(相對也增加在地人的工作機會與觀光收益),四天三夜的健行我花了我上萬台幣,是祕魯旅程中最昂貴的一段路。花四天三夜爬上馬丘比丘比坐火車一天來回貴了好幾倍!但,這是值得的,要不然怎會在被視為雨季的十二月,仍有大批遊客上山,甚至有好幾天都是滿額五百人的狀態。

在當地旅行社的安排下,我們這一組總共六個人上山,一個愛爾蘭人、一個利馬人、一個芝加哥人、一個威爾斯人、我妹與我。但跟著我們上山的工作人員多達十二人,除了登山嚮導,還有廚師、挑夫,每天傍晚抵達營地,工作人員早已將帳篷搭好、熱茶燒好,旅人可以放鬆的休息。每日的三餐則是讓人最期待的時刻,大廚總是變出不同的菜色,從前菜到主菜到甜點,每一道都非常美味,完全沒有野營的簡陋。每到吃飯時間,我都開心的忘記自己爬得有多狼狽。
(我會選擇比較昂貴的健行團有很大的原因是他們給挑夫的薪水比較高,而且嚴格規定旅人付費給挑夫背的行囊不能超過九公斤,對挑夫的健康較注重。其二,聽說這個昂貴團的廚師很厲害,三餐很好吃。)

49.5公里的山徑,大多是石階,大半的石階落差很大,所以走起來會很辛苦。第二天一路爬上四千二百公尺的陡坡與第三天有將近3小時連續下坡的石階,現在回想起來,仍然頭皮發麻。這段山徑一般都是安排四天三夜的健行,但每年二月在地人舉辦的馬拉松比賽裡,參加者都是在一天內走完,去年的冠軍是一個挑夫,他只花了三小時45分鐘就完成。

在喘息之間,經過了幾個大大小小的印加遺跡,穿梭在房舍的格局之間、遊走在梯田的層次中,能鮮明的體會五百年前的生活。尤其穿過大大小小的古城,最後要走進馬丘比丘這個老城時,更能明白這些大小城鎮何以如此布局,以及他們跟馬丘比丘的關係。因為實地走過,所以可以理解建築在山崖上的馬丘比丘它險峻的戰略位置,它不易被「看見」、很容易被雲或地形遮掩,也因此更凸顯它的神祕。

我們的運氣很好,在雨季健行卻沒碰上大雨,沿途的氣候是舒服的,最後一天走到馬丘比丘時,天空晴朗的不可思議。馬丘比丘的格局沒有想像中的巨大,但因為是花了四天才走到,看這個古城的情緒分外不同,再加上一路上聽嚮導講述著印加文化、生活與歷史,站在古城中比較能和五百年前的歷史接上線,共鳴感特別強烈。

以為「爬山」的喘吁吁終點就在馬丘比丘結束,怎料愛爾蘭人指著比馬丘比丘高很多的另一個山頭HUAYNA PICCHU說:「從那裡看馬丘比丘的世界特別好,我父母親七十多歲,去年就有爬上那裡,你們一定可以!」看到陡峭的石壁山頭,我的兩腿開始發軟,但一聽到七十多歲的人都爬得上去,自己不硬著頭皮爬好像也說不過去。再加上登山嚮導又補了一句:「爬到HUAYNA PICCHU,你會清楚的看到馬丘比丘的地形有險峻。」Huayna Picchu不是很好爬,幾乎是要四肢並用才能爬到,不過爬山這件事就是如此,一步一步走,總會走完,一切只是遲早的問題。不過當癱在Huayna Picchu的亂石頂上,看著下頭馬丘比丘完整的格局,旁邊的曲折山徑、河谷全在眼前,四天下來的疲憊隨著高山上的清風一起飄散。

最後,搭著馬丘比丘門口的觀光巴士,到三十分鐘之遙的熱水鎮(aguas calientes),從熱水鎮可以搭火車回到庫斯科。熱水鎮,顧名思義,就是有熱水、有溫泉的地方!之前有朋友跟我說,他覺得熱水鎮的溫泉普普,沒太大的興致。不過對於四天沒洗澡的我來說,一聽到熱水、溫泉,當然不管三七二十一的衝去泡湯。我們一行人每人花10元祕魯幣(台幣100元)去感受馬丘比丘山腳下的溫泉。當全身浸泡到暖呼呼的溫泉時,幾天下來的疲勞瞬間溶解,許久沒泡湯泡得那麼過癮,或許是因為體力消耗到極致,當碰到溫泉水時,有如被天堂圍繞。熱水鎮溫泉的價值,只有花了四天三夜走到馬丘比丘的旅人才懂。

在熱水鎮的小酒吧,喝著三杯15元祕魯幣(150元台幣)的調酒(majito、自由古巴、pisco sour)等著火車,四天三夜的健行彷彿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儘管早上還在Huayna Picchu喘得要岔氣,但在cozy的酒吧裡,那一切有如五百年前發生的事情。一年,就在激烈的喘息間結束,馬丘比丘清新又古老的空氣,引著我,走進2009。

Friday, January 16, 2009

令人回味無窮的祕魯鮮味


下午看到電視台重播「波登不設限」的祕魯,那股祕魯的「鮮」味突然襲來,一個禮拜前吃下肚的祕魯滋味突然甦醒,引著我想起之前在祕魯大快朵頤的美好時光。


去祕魯前,對該地的食物完全沒有想像,只知道祕魯盛產馬鈴薯與玉米,馬鈴薯的品種上百種,玉米的顆粒可以大到拇指指甲大小。這兩種食物對我來說都只有裹腹功能,我完全沒想到「美味」這件事。由於整個腦子都是印加文明、安地斯山系,關於食物的想像也只知道山中野味諸如:cuy(土撥鼠)、羊駝、駱馬等我不太想嘗試的肉品。我忘了祕魯沿著太平洋,絕對有豐富的海鮮。

由於抵達祕魯的第一站就是下榻在庫斯科中央市場旁的旅店,這註定了之後的旅程依賴市場而食的餐飲習慣。庫斯科的中央市場除了賣蔬菜、肉品、民生雜貨,有一區專門賣現打果汁,另一區專門賣熱湯麵。我和妹妹在成排的果汁攤前探頭探腦,果汁攤的阿姨攤攤跟我們招手,最後隨性的找一攤坐下,點了「綜合果汁」,只見阿姨大方的將蘋果、鳳梨、香蕉、甜菜、西瓜放進果汁機裡攪,沒加糖、也沒加水,然後呈滿滿的一杯放在小桌子上。見到那麼純的果汁只要25元台幣,讓人直呼太便宜了!很滿足的喝完一杯後,正打算付錢,阿姨又將桌上的空杯倒滿了綜合果汁,於是喝了第二杯;喝完第二杯、肚子非常飽,也相當滿足。心想點一杯果汁竟然還可續杯,實在太划算了,正在自我陶醉時,阿姨又將桌上的空杯倒滿果汁,我們驚訝的表情讓吧台的阿姨笑得合不攏嘴。撐著肚皮喝完第三杯後,阿姨才收下果汁錢。觀察別的攤子,才發現在果汁攤喝果汁幾乎都可續杯、甚至喝到三杯,25元就可以喝果汁喝到飽。
至於湯麵區則非常符合台灣人的胃,戴著寬邊帽、穿著斗蓬的婦女一個挨著一個坐在長板凳上、捧著麵碗,幸福的吃著雞肉麵、鴨肉麵。在地人看我們在攤子旁張望,熱情的招呼我們坐下來吃碗麵,我們越過了三排長板凳,坐在麵攤的鍋爐前。賣麵的婆婆熟練的燙麵、舀湯、剁下肥茲茲的雞腿肉,一碗下肚,暖呼呼的熱氣驅走高原地區的寒氣。
庫斯科中央市場的覓食經驗成了整趟祕魯之旅的餐飲範本,我們幾乎都是逐市場而居,在市場裡總有熱情的在地人推薦他們覺得絕不能錯過的餐飲,絕大多數都美味的讓人樂到忘了台灣菜,不過也有讓人愣住的食物。在PUNO辦不到玻利維亞簽證,我們只好到市場散心,在水果攤認識的伯伯極力推薦我們去吃一攤Cabeza。在市場角落的這個專賣Cabeza的攤子擠滿了人,飲食的情境頗吸引人,我們只知道Cabeza的意思是「頭」,當老闆端上這超人氣湯品時,我們以為是豬頭骨熬成的湯,裡頭的大骨肉應該是豬肉,可是品嚐肉味又吃不出豬肉的味道,於是懷疑是羊肉,正在猜這是什麼「頭」的時候,聽到隔壁大快朵頤的婦人們說著:「這兔頭真好吃!」
這一路唯一專程去吃的餐廳只有Lima的Sonia Restaurant。出發前,妹妹在Youtube上看「波登不設限」的祕魯,在攝影機匆匆帶過的這個招牌按下了暫停鍵,抄下店名、上網google、記下了這間餐館。我們從智利連坐兩天的夜車衝回利馬就為了到這間餐館吃飯。Sonia非常低調,它位在郊區,好不容易找到它的地點、卻找不到它的門,大門緊閉的外觀讓人以為餐廳已經結束、變成民宅。當我們失望的要放棄時,門突然開了,中年伯伯問:「來吃飯的嗎?」我們點點頭,他引著我們進去這個海產秘密花園。餐館的中庭已經坐了八成滿,每一桌都是一盤又一盤的海鮮與大壺的chi-cha,伴著杯盤交錯聲音的是現場樂團的演奏,由三個老人組成的樂團專注的演奏,營造Sonia迷人的午後時光。我們點了祕魯名菜Ceviche,ceviche是生魚片加上祕魯萊姆汁的冷盤料理,一大盤有干貝、鮭魚、鮪魚與其他我認不出魚種的生魚片僅台幣200元,每一片魚又肥又厚又甜。接著我們又點了螃蟹、烤魚、貝類涼拌,從中午一直吃到下午四點,大呼過癮。鄰座的祕魯人看我們吃得那麼盡興,熱情的來敬酒,他說:「這是利馬最好的海鮮餐廳,幾乎只有當地人來,很高興讓台灣人吃到利馬最好的海鮮。」在以魚網、漁具佈置的庭園間,我們嘗到了鮮味與熱情。
在祕魯的最後一晚,對這裡的好滋味念念不忘,於是在書店買了一本祕魯菜食譜,想擁有祕魯的好味道,甚至希望能在台灣複製。今天翻著這本食譜,市場的味道、Ceviche的鮮味湧入喉頭......。祕魯真好吃,甚至連祕魯式的中國餐館chifa都好好吃。

Tuesday, January 06, 2009

近,又遙不可及的玻利維亞

一如預期,我捧著台灣護照無法進入玻利維亞。雖然出發前在「背包客棧」就已經看到這一年來台灣護照被玻利維亞簽證官拒絕的活生生例子,但是總是要自己經歷過一遍,才能確信:拿台灣護照到祕魯辦玻利維亞簽證是無效的!

我和台灣的許多自助旅行者一樣,將旅程拉到祕魯的蒂蒂克克湖畔的城鎮Puno,一方面看一下高山湖泊蒂蒂克克湖,二方面就是要辦玻利維亞的簽證。玻利維亞的簽證辦事處就在市中心,我和妹妹一大早就步行前往。簽證伯伯態度很客氣,一看到我們進去就微笑的問:「Korea?」我們搖搖頭,撈出台灣護照。簽證伯伯一看,很無奈的說:「不行!中國和台灣護照沒辦法在這裡申請玻利維亞簽證,以前可以,但從去年(2007)十月、十一月開始就不行了。」我們問:「那要去哪裡才辦得到?」簽證伯伯說:「你們要在台北傳真到玻利維亞辦理,可能要等一兩個月才會有回覆可不可以發簽證!」在巴拉圭當志工的妹妹和簽證伯伯說她已經在巴拉圭申請過兩次,等了兩個多月都沒有回音。簽證伯伯愛莫能助的說:「真的沒辦法幫忙你們,你們可以在祕魯玩,或去智利玩、阿根廷也不錯啊!」

到不了的地方自然會變成一種傳奇、變成夢想。一路上遇到的背包客都說玻利維亞有多美、多好玩。在祕魯南方城鎮Tacna開咖啡館的老闆娘甚至說:「要看蒂蒂克克湖還是要去玻利維亞,祕魯這一邊很醜!」連祕魯人自己都這麼說。

「玻利維亞」成了這趟旅程莫名的招喚,一路上都有人提、但我們到不了。其他國家的背包客都覺得很不可思議:怎麼會有到不了的地方。在Puno有許多旅行社販售從祕魯走水路到玻利維亞的行程,一個旅行社小姐說:「去年玻利維亞暴動,把美國大使館的大使趕回美國,可是美國人花錢還是辦得了簽證到玻利維亞,他們要花200美金辦簽證!難道台灣連花錢都辦不到簽證嗎?」

去不了玻利維亞,旅行的動線只好往南走,進入智利北方。但仍擺脫不了玻利維亞的招喚。

從智利和祕魯的邊境城市Arica,我們沿著11號公路去Lauca國家公園。公路一路曲折將我們從海平面引進海拔四千三百公尺的高原上,眼前的火山覆蓋著白雪,雖是所謂的夏天,但是氣溫仍低的讓人直哆嗦。天候變化的極快速,前幾分鐘才陽光耀眼到眼睛所見一片白光,公路轉個幾個彎,天空變飄下白雪。眼前的風景隨著海拔的提昇越來越耀眼、高紫外線讓視覺變得分外敏感、立體。司機說:「11號公路再開下去就到玻利維亞了!」我和妹妹無奈的笑了笑。

在Arica狂嗑三日海鮮(這是這趟旅程中少有的在海平面高度的時光),我們坐了12個小時的夜車到沙漠區Atacama,玻利維亞依然如影隨行。

沙漠區的小鎮San Pedro是一個非常觀光的城鎮,很有沙漠風情、所有的商店都和觀光客有關,前往的時候剛好是聖誕節和新年之間,大批放長假的遊客湧進這個小巧可愛的沙漠小鎮。小鎮的消費很貴、餐廳很有型、食物的風味不錯,街頭總有有趣的事情發生。在San Pedro待了三天,去看了月之谷的夕陽、在鹽湖上浮泳、在清晨走入如同霧中風景的天然氣景致、遊覽了有寶石色彩的高山湖泊,在San Pedro一帶能去的地方、能玩的路線,我們都去了。唯一沒辦法去的,就是玻利維亞。

許多旅人會選擇從San Pedro進入玻利維亞著名的鹽湖區,感受白茫茫如同雪地般的風景。甚至有旅人誇張的說:「去看玻利維亞的鹽湖應該就不用去南極了,南極的風景應該也就是如此吧!」我去過南極,但到不了就在Atacama旁邊的玻利維亞。

一路上我已經懶得解釋為什麼我無法去玻利維亞了,也無法解釋為什麼拿不到簽證。開車載我去Atacama高山湖泊區的司機是玻利維亞人,在離開San Pedro時,他用粗粗厚厚的手握住我的手,他說:「下一次來玻利維亞旅行吧!」我回以一個微笑。

從祕魯的玻利維亞邊界到智利的玻利維亞邊界,我只能在邊界徘徊,它是如此近,卻又遠的遙不可及。

Saturday, January 03, 2009

是在逃難嗎?LAX

坐了兩天長途巴士、睡了兩夜過境旅館,終於要坐飛機回台北了。相對於從Tacna拉車回利馬的18個小時,這趟14小時的飛行應該是最輕鬆的一段。然而毫無裝潢又赤裸的洛杉磯機場只讓人覺得自己似乎在逃難。

大家推著大包小包的行李check in,拿到登機證後,再推著行李去大型x光機排隊過行李,B號x光機排了很長很長的隊伍,隊伍似乎陷入泥濘中一般,不會移動。十二月初從這個機場的另一個航廈坐TACA去利馬時,對於中南美洲人士像搬家一樣推著麻袋與各種大皮箱過X光歎為觀止,當時行李多到塞滿機場,但是隊伍是會移動的。可是,今天在Tom Bradley這個航廈,是一攤死水,人超多、行李塊淹沒人潮,但隊伍不會動。花了一個小時,好不容易把行李推到看見X光機的地方,每個人的表情都很無奈。

終於,把行李靠近X光機了,機場人員說:「放著,你可以走了!」我說:「我不用看行李檢查嗎?」她說:「不用!」好詭異,如果排那麼久的隊伍只是為了把行李推到X光機前,那為何不能在check in 時,直接把行李送進去呢?何必大費張搞得乘客和地勤都很疲憊。美國的機場安檢有時候真的莫名其妙到極點!

(雖然我在跨年夜的當晚嚐到了甜頭,從下飛機到過海關到拿行李只花十五分鐘,當時大大讚嘆美國少見的效率,讓我在2009年來臨的最後前五分鐘可以抵達溫暖的旅館。)

過了隨身行李安檢,進入登機們113一帶,真的像是難民營。候機室擠滿了人,天花板是醜陋的管線,燈光昏暗、催促人登機的廣播以不同語言一直響著。怎麼會有那麼醜陋的機場,讓人只想逃。這樣機場特別費神,在登機門前,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