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20, 2008

南極的風,悄悄吹過

 德瑞克海峽的暈眩感(Drake Passage)仍持續,我躺在船艙的床上,船上廣播:「我們進入南極範圍了!」我朝房間的圓形窗透過厚厚的玻璃往外瞧一眼,窗外的世界陰陰暗暗的,巨浪不時打到位在四樓的玻璃。真的到南極了,可是巨大的搖晃感讓我不敢走出房間、扶著船艙內的扶手、一路搖搖晃晃到舺板上感受南極的空氣。我繼續在床上躺著,再補一顆暈船藥,出發前的熱情在搖晃的船上都幻化成睡意。


 浪終於比較小、天色比較亮,坐了快三天的船,終於可以下船踩在南極大地上。陸地上是及膝的雪,每踩一步、身體就限下一次,工作人員一再提醒要跟著前人的路徑、足跡走,所以就像一個蘿蔔一個坑一樣,我踩踏在前人走過的洞內,吸引我一直往前走的是一群又一群可愛的企鵝,以及白茫茫山丘後的神秘世界。多半的時候,風很大、雪地上不好行走,穿了兩層的襪子還是敵不過冰天雪地,微微的冰濕。最長的一次上岸放風時間是三個小時,但多半的旅客敵不過冰天雪地的凍骨寒意,往往提前上船。我則是念在花那麼多錢、坐了那麼久的夢,當然要在南極大陸上待到最後一刻,所以老是硬ㄍㄧ ㄣ著,抵擋酷寒。每次回到船上,總要直奔供應著熱飲的的酒吧,進行驅寒的儀式。


 我很難想像近百年前的史考特、沙克頓等探險家,究竟怎麼靠著當時的資源、裝備,一步一腳印的探索南極大陸?


 可是這一個比美國大、不屬於任何國家、不允許人長期居住的地球最後淨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探險家、科學家來到世界的盡頭,挑戰了人體的極限,也徹底的面對終極的孤寂與危險。兩年前,我讀著Sara Wheeler的「白色南國」,她用生動、細膩且迷人的文字,開啟我對南極的想像。一直以來,南極似乎是雄性動物所紀錄的終極領域,但Sara Wheeler用女性獨特的視野與一個單純作家的觀察,寫下非常有人味的南極。在她的筆觸下,我看到原來科學站裡也是充滿了勾心鬥角、性別歧視,我一心妄念的夢土,其實和現實社會一樣真實。


 在船上,我讀著「意志極境—徒步橫越南極大陸」(馬可孛羅)。我很少帶除了guidebook之外和旅遊目的地相關的書籍,多半是覺得既然人都到了現場,何必再拿另一個人的影子來對照眼前的真實!所以每次出門所準備的讀物都很跳tone,去倫敦卻一路讀著講述巴塞隆納的「風之影」、爬著聖母峰基地營卻帶本在講倫敦地鐵的「火車上的陌生人」、到衣索比亞一路讀著細細描述伊斯坦堡細密畫家的「我的名字叫做紅」。這回去南極,我的包包裡則塞了厚厚的一本吸血鬼故事「歷史學家」,只是在出門要上鎖的那一刻,我突然把書架上的這本「意志極境—徒步橫越南極大陸」抽出來,跟著我去南極。


 船上十二天,我慢慢的讀這本不太厚的書。這本書記錄了1992年作者Ranulph Fiennes和Mike Stroud花了97天徒步南極大地的旅程。老實說,第一次在台北讀這本書時,我沒太大的感覺,只是草草翻過。可是,當我處在只有白色、黑色、藍色的世界時,每天面對日升、日落,有時遭遇暴風、有時面臨風雪,躲在房間裡讀著這本書,有如拉起了一根天線,接收兩個四十多歲的男人如何面對大自然困境與心魔挑戰的刺激故事。在南極的航行上閱讀這本書,有身歷其境的感覺。當然,他們所面對的天候條件、行李的負擔、糧食的焦慮都遠遠超過我。和他們的旅程相較,南極探險船簡直就是他們無法想像的天堂。


 站在南極大陸上三小時就會頭皮發麻的我,很難想像三個多月用步行的方式、用自己的力量拉著雪橇,暴露在南極大地中是怎樣的光景!除了敬畏還是敬畏,這絕對是要有巨大的意志力。


 我的意志力非常薄弱,一回到船上就懶得在舺板上拋頭露面。後面幾天的航行天氣很穩定,但只要船走動就有風、有風就非常冷。一天早上,室友看到窗外有如一個又一個饅頭山的景致,興奮的迅速穿上厚厚的衣賞、直奔舺板。出門前還說了狠話:「如果你不起床到舺板上看這美麗的灣澳、冰山,你就太對不起南極了。」


 不想對不起我的鉅額新台幣,我慢吞吞的爬上樓梯。儘管太陽大、天空藍,可是風還是好冰。不過眼前的景象除了絕美,我還真的想不出其他的形容詞。就這樣靜靜的看著。


 回程再次穿越德瑞克海峽是出乎意料的風平浪靜,沒想到還能清晰的看見太平洋和大西洋交會的合恩角。在夕陽的餘暉中船往Ushuaia的方向緩緩駛去,南極,又成了非常遙遠的夢。


 準備即將前往的中歐差旅,今天打開沒什麼整理的南極行李箱,撈出了這本書「意志極境—徒步橫越南極大陸」。臉龐有點冰涼,南極的風悄悄的吹過。

No comments: